中国人民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及人才培养简介,具体包含三个专业: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和哲学.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
一、专业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悠久,由中国人民大学首任校长、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吴玉章先生亲手创立。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强基计划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和国学院共同举办。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国学院均是中国的文学教学研究重镇,学科体系完备、专业实力雄厚。文学院拥有“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和“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设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流动站。2019年,汉语言文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学院是新中国第一家以“国学”为名的教育科研机构,分为汉语古典系与西域古典系,下设经学与子学、国文、国史、国学基础四个教研室及西域历史与语言研究所。首任院长为著名红学家、历史学家冯其庸先生。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和国学院现有教授49人,副教授52人,讲师37人。其中,“长江学者”7人,海外留学归国教师二十余人,师资雄厚。
二、专业培养
汉语言文学专业古文字学方向“强基计划”人才的选拔旨在发现对我国古文字及古文明研究怀有持久兴趣,乐于以学术研究为职业,既有家国情怀、又有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优秀学生。本计划突出基础性、开放性、研究性、国际性和个性化。培养方案要点如下:
(一)采用通专结合、本硕博有机衔接的课程体系。强化思想引领和通识核心素养、核心能力的培养;格外重视古文字学与古文献学、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的融通;强调宽厚基础、扎实能力,尤其突出古汉字与古民族文字、西方古文字的对比研究。在高年级打通研究生课程学习,构建个性化培养方案。
(二)配备国内外高水平师资,全面实行导师制。依托文学院和国学院的师资,选聘校内外最优秀的师资承担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聘请高水平国际师资开设全英文国际化前沿课程和讲座。实施学术导师组和学术导师相结合的学业发展指导制度。
(三)设立研究性学习平台,学生常态化参加研究性学习。设立研读中心,开设若干围绕古文字材料如甲金文、汉文字发展史、新出土汉简、西夏文、古蒙古文、满文、古埃及、古巴比伦、古突厥文等方面的研讨(研读)班。营造研究性、自主性、开放性、挑战性的学习环境。
(四)依托学校高水平科研平台,实施科教融合培养。依托各相关学科领域的重大科研项目团队、科研机构和平台,开展前沿问题的交叉性学术研讨班。学校为学生参与各科研计划提供经费资助。
(五)搭建国际化培养平台,培养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学校和学院将积极展拓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平台,为学生国际学习、研究、交流提供指导,为学生出国交流交换提供资助。在本科阶段至少研习一门非汉语的语言课程,深入研修与该语言相关的核心古文字材料、考古报告和古代史著作。
(六)实施科学动态的考核和进出机制。
强基计划具体的动态考核、进出机制,参照学校的标准与要求执行。退出强基计划的学生,转入文学院或国学院的汉语言或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通招生计划继续培养;普通招生计划的本科生入校第一年后,根据资源条件许可情况,通过选拔,适量进入强基计划。
(七)实行本硕博衔接培养。
按照学校强基计划总体培养目标,本专业将科学地形成本硕博各阶段有机衔接的整体培养体系。
学生第三学年考核通过后,将自动获得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获得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学生,将根据学生自身兴趣、特点、条件以及硕士生、博士生招生专业录取名额和要求,按照双向选择录取到文学院或国学院本专业相关学科或相关交叉学科专业进行硕士培养或直接进行博士培养。
历史学
一、专业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科历史悠久,实力雄厚。中国史、考古学、世界史三个一级学科均有本、硕、博学位授予权。2017年,中国史学科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名单。2019年,历史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历史学科现有教授43人,副教授34人,讲师26人,其中“长江学者”5人,外籍专任教师5人,海外留学归国教师十余人,名家荟萃,是国内历史学科师资力量最为雄厚的单位之一。
二、招生培养基本情况
1.实行本硕博衔接培养
在动态考核机制基础上,进行本、硕、博衔接培养,前4年为本科生阶段,第5-6年为硕士研究生阶段,第7-10年为博士研究生阶段。
2.动态考核、进出机制
每学年对学生考核一次;由考核小组依据学业成绩、课外研学情况、综合素养、学术导师意见、学生学习规划和学习意愿等方面实施综合考核,考核重点关注学生学术志向、相关领域学术潜力、综合发展能力。动态退出机制以动态考核结果为依据。
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转专业,达不到考核标准的,应退出强基计划;在前两学年退出强基计划的学生,转入历史学专业普通班、考古学和世界史专业继续培养。在第三学年考核未通过的学生,在考核小组指导下根据学生实际制定后续学习计划,在历史学专业普通班完成本科阶段学习。
3、本硕博衔接培养办法
强基计划学生第三学年考核通过后,将自动获得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获得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学生,将根据学生自身兴趣、特点、条件以及硕士生、博士生招生专业录取名额和要求,按照双向选择录取原则,学生选择到中国史相关二级学科或相关交叉学科专业进行硕士培养。
4、课程设置
强基计划采用通专结合、本硕博有机衔接的课程体系。
通识教育强化思想引领和核心素养、核心能力培养;专业教育强调宽厚基础、扎实能力,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设置课程和培养环节,突出学习挑战性。同时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和发展趋势,提供丰富的特色选修课程,并打通研究生课程学习,根据学生情况和发展规划构建个性化培养方案,实施学分制管理。
三、培养方式
强基计划突出开放性、研究性、国际性、挑战性和个性化,培养方式要点如下:
1.切实贯彻四个强基目标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注重理论与方法的训练,养成学生扎实厚重的理论功底;
(2)发挥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科综合优势,实行一体化培养,注重知识传授的系统性;
(3)突出语言能力培养,注重语言工具训练的基础性;
(4)实施科教协同教育,强化科研实践及其研究能力培养的基础性。
2.注重国际性
(1)采取与海外名校联合培养的模式;
(2)充分发挥学校国际小学期等平台功能;
(3)鼓励和支持参加海外高水平大学暑期学校和国际学术会议。
3.实施精细化组织管理
(1)单独编班,独立培养,采取全程全员导师制;
(2)建立学生成长发展和教师工作档案,对师生实施动态考核机制。
哲学
一、专业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是中国的哲学教学科研重镇,新中国哲学教育的“工作母机”,是目前国内教授最多、规模最大、学科配备最齐全、人才培养体系最完善的哲学院系。哲学学科首批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QS世界大学哲学学科排名第32位(2020),连续三年大陆高校排名第一。
人大哲学院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哲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国家首批博士授权单位、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哲学、伦理学、宗教学以及PPE(哲学、政治学、经济学)4个本科专业;拥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美学、科学技术哲学、逻辑学、管理哲学、政治哲学10个硕士点和博士点。人大哲学院现有教师78人,其中教授43人,海外留学归国博士22人,外籍教授6人,国际化突出,师资雄厚,在中国人民大学首批14名一级教授中,哲学院有4位。
二、专业培养
1.通专结合,本硕博衔接。设置“跨哲学专业+跨人文社科专业”系列课程,融合文史哲和多学科知识。按照学校强基计划总体培养目标,实行本硕博衔接培养,在高年级打通研究生课程学习。因材施教,第三学年通过考核的学生,可以进行硕士培养或直接进行博士培养。
2.全员全程导师制,实行研究性学习模式。强基培养单独编班,实行全员全程导师制,拔尖师资配对指导。在导师指导下,依托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建立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平台,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常态化。
3.国际化培养平台,专项奖学金支撑。哲学院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对学生开放,聘请国际一流师资开设系列讲座,全英文系列课程,资助学生赴海外名校进行短期访学。设立各类专项奖学金:学生学习奖学金、学生科研创新奖学金、学生海外研习奖学金等。
4.完备的课程体系,系统的哲学训练。哲学专业强基计划培养课程包括三大类:一是通识教育课程,下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核心课等;二是专业教育课程,下设哲学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三是特色课程,下设学术前沿课、国际小学期全英文课程等,形成完备的课程体系,包含哲学史、经典原著、前沿研究的系统训练。
5.因材施教,实行动态进出机制。落实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理念和强基计划目标要求,实施科学考核与动态进出机制。强基计划培养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能转专业,达不到考核标准的,应退出强基计划,进入哲学院相近专业普通班继续培养。入校第一学年后,根据资源条件,哲学院可以在普通班中增选适量学生进入强基培养计划。
三、培养目标
适应全球化与当今社会发展的深层需求,培养学生中西兼修,既研习经典、强基固本,又瞄准学科前沿、不断创新,成为具有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扎实学识和卓越创新思维的杰出人才,成为能够潜心学术,关注人类社会重大问题的未来思想者。
推荐
随机推荐